發布時間:2019-04-20 18:40作者來源:蕪湖造船廠瀏覽次數:0
1949年4月20日夜,一艘載有20余人的船只冒著密集炮火沖在最前,21時左右在夏家湖(現歸三山區保定街道團洲村)靠岸,成為長江天塹的最早突破口。自此,這個在中國版圖上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因“百萬雄師渡江第一船登陸點”載入史冊。
如今,在當年第一船登陸的地方,一塊質樸無華的石碑靜靜地矗立著,上面書寫著“百萬雄師渡江第一船登陸點”幾個大字,無聲地述說著當年的鐵血橫渡,追憶那些為新中國誕生而奮斗和獻身的英雄先烈。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戰役勝利結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第3野戰軍及4野一部,以百萬之師之勢,乘勝南進、飲馬長江、威懾江南,虎視鐘山,拉開了渡江戰役的序幕。
為實現黨中央的戰略決策,迅速突破國民黨軍隊的千里江防,以鄧小平為書記的總前委,于3月31日制訂了《京滬杭戰役實施綱要》,做出東、中、西3路渡江作戰的具體部署。其中以第3野戰軍7、9兩個兵團組成中集團。為了更有力地策應東、西兩個集團渡江和渡江后更有利于合圍寧(南京)、鎮(鎮江)地區南逃之國民黨軍并加以圍殲,中集團比東、西兩個集團早一天渡江。4月20日夜,中集團首先在裕溪口到樅陽段發起進攻。
4月20日19時20分,中集團所屬第9兵團27軍79師235團開始從江北的溝渠里拖出隱蔽的船只,翻壩入江,一字排開,整裝待發。渡江時間原定于21時開始,可就在這時出現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情況。235團團長王景昆看到自己所屬部隊完成準備工作后,下令“船只整理好,聽令開船”,1營營長董萬華讓通訊員傳令各連各排各班,不知是哪道傳輸程序出現了差錯,團長的命令變成了“船只整理好,立即開船。”早已鉚足勁的1營3連2排5班班長劉德翠帶領李世松、姜保崔等8名戰士,在2排排長林顯信“開船”令發出后,船猶如離弦之箭沖入江中。岸上的營長董萬華一見大聲呼喊:“回來,回來!”但此時要回去已不可能,5班的戰士們橫下一條心,高喊著:“死也要死到南岸上去,同志們沖啊!”
一船啟動,眾船跟隨,剎那間,整個江邊都沸騰起來了。數百條船只你追我趕,黑壓壓地一片……這一夜,天公也作美。早晨江面上還刮著西南風,下午忽然變成了西北風。船借風勢,順著滾滾的長江水,很快駛過三江口,行至江心,國民黨守軍這才發覺我軍的渡江行動,瘋狂進行抵抗。
兩岸炮火隔江對射,把天空染得通紅。沖在最前面的5班戰士們拼命地劃著船。離南岸只有20米了,他們不顧敵人水中木樁障礙的攔截和岸上火力的阻擊,奮力向江灘沖刺。就在快要靠岸時,為5班掌舵的老船工中彈負傷,船頭一偏,順流而下。戰士們立刻跳下船,冒著敵人的炮火,架梯搶登江岸。長江南岸是兩三米高的陡崖。敵人的炮彈不斷打來,炸斷了登岸的梯子。戰士們很快在陡崖下搭成人梯,你拉我拽,一個一個地上了岸。然后,用密集的槍火將負隅頑抗的敵人消滅。
自此,江南第一個灘頭陣地攻占并得到鞏固。5班的戰士們十分興奮:“快,快打信號彈,向毛主席報告,我們過江了!”三發紅色信號彈猶如三條騰飛的紅色巨龍劃破夜空,向全中國宣告27軍79師235團1營3連2排5班乘坐的船成為我軍百萬雄師中的“渡江第一船”。
歲月流轉,世易時移,昔日的硝煙早已化作煙云,但渡江戰役那段壯烈歷史在三山區依舊鮮活。
在蕪青公路三山雙龍口北側,過小拱橋登104級臺階,就能看見一座烈士陵園。墓頂端圓拱形,安葬渡江戰役時犧牲的烈士忠骨。墳塚正中墓碑上刻著“二十九位渡江烈士之墓”幾個大字,墓前廣場矗立著水花石鑲嵌的紀念塔,長方形塔身在蒼松翠柏之中突兀而起、莊嚴巍峨。塔身鐫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朱漆大字,筆力遒勁。
據介紹,當年成功渡江后,解放軍大軍如決堤之水洶涌向前。4月2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二十五軍七十九師二一八團三營渡江之后,乘勝追敵,激戰于繁昌姥山,二十九名勇士壯烈犧牲。
解放三山戰役結束后,臨時戰地醫院收容隊將烈士遺體全部就地掩埋在月橋紀屋基村前的一塊二分地里。1952年遷葬于三山的荊塘垾,立碑為二十九位渡江烈士之墓。1976年12月,二十九位渡江烈士墓重建于大江之畔,立紀念塔于磯頭山之巔,供人民群眾臨江憑吊,緬懷英靈。現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到清明上祀之季,憑吊祭掃者絡繹不絕,烈士墓前花山人海,蔚為壯觀。
“小時候經常能聽村里老人說起渡江戰役的故事,渡江第一船的故事村里人幾乎都知道。”團洲村村民王永鳳以前就住在渡江第一船登陸點附近,自2005年后,蕪湖華電項目入駐團洲村后,新興鑄管、三山港等企業項目陸續入駐,率先吹響了三山區大發展大建設的號角,目前,團洲村所有耕地已全部征收,所有房屋也全部拆遷安置,村民也分別安置居住在江洲新城、保定新城、龍湖新城、江南新城,村民主要經濟來源由原來的土地耕種變為進廠務工。
為了紀念這段光輝的歷史,團洲村還特意在村部建起了一個渡江戰役的展廳,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渡江第一船登陸過程,打造了全新的紅色教育基地,號召村民發揚渡江第一船精神, 走出一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康莊大道。渡江第一船給團洲村留下的紅色遺產,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來這追溯歷史。“今年來我們村采訪的全國各地媒體就有十幾家。”團洲村村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70年滄桑巨變。如今,再次來到“百萬雄師渡江第一船登陸點”石碑前,昔日戰場已難尋痕跡,長江兩岸早已舊貌換新顏。在石碑的正前方,一橋架南北,天塹變通途,蕪湖長江二橋雄踞浩蕩長江之上,它的建成,讓三山區作為我市新興交通樞紐節點作用更加明顯,交通優勢愈發突出。
視線順江而下,幾個大型紅色的卸船機和門機正在作業,渡江第一船登陸點就在三山區港區里。周圍新興鑄管、華電等大企業環繞,這里已經發展成為三山經濟的新熱土——三山經濟開發區。
后來想想,三山港有關負責人白世銀認為當年選擇在這里建港應該是歷史的巧合,他說,“我們選擇在這里建港口也是因為這片水域條件非常好,江面比較窄,且水深條件也不錯,船只能夠直接靠岸。”“可能這也是當年解放軍選擇在這一帶登陸的原因之一吧。”據白世銀介紹,良好的靠泊能力,讓三山港成為皖江能停靠2萬噸級船舶的港口,2018年三山港成功靠泊接卸“鑫川9號”2萬噸級海輪。去年,國務院已批復同意蕪湖港口岸擴大開放三山港,港口陸域項目10000平米的公共保稅倉庫、36萬平米堆場、聯檢樓、候工樓等項目均建設完成。海關監管場所已獲海關部門正式驗收通過,從沿海地區引進的最先進物流信息化平臺建設完畢。
一系列軟硬件項目的相繼建設和完工,將使得三山港口能更全面輻射長江上下游周邊相關企業,進一步鞏固蕪湖作為皖江物流中心的地位。“作為蕪湖長江岸線上的黃金良港,三山港規劃建設的最終定位就是成為蕪湖區域對外開放新材料集散中心,對外集裝箱樞紐中心,并成為蕪湖對外開放的新門戶。”白世銀說。
不只三山港,在這片革命先烈奉獻過熱血和生命的地方,三山人正接力奮斗,續寫新的篇章,創造新的輝煌。三山經濟開發區經過多年的發展,基本形成規劃布局合理、產業導向明確、三產設施配套、集聚效能強勁、轉型協調發展的特色園區。
建區以來,開發區先后落戶企業約400家,初步形成了以汽車及裝備制造業為首位產業,集中了集瑞重工、玉柴動力等40余家企業;以格力電器為龍頭的電子電器產業;以新興鑄管、東方雨虹和忠旺鋁材為主的材料產業;以雙匯食品、華潤啤酒和雙鶴藥業為龍頭的食品制藥產業;以寶特物流、中外運港口和海螺港務為主的現代物流產業。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9月三山經濟開發區獲批為全省現代農業機械產業集聚發展基地,為全省首批14個重大新興產業基地之一,招引了35家企業,形成了以中聯重機為龍頭,玉柴農用發動機、三普智能重工、中科感知、艾瑞德灌溉、春風農機等企業集聚發展的產業體系,成為三山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為確保你個人數據的安全,我們向蕪湖造船廠員工傳達了公司的隱私和安全準則,并在公司內部嚴格執行隱私保護措施。我們設立了個人信息保護專職部門,將按照本政策保護你的個人信息。如你有關于網絡信息安全的投訴和舉報,或你對本政策、我們的隱私保護措施、你的信息的相關事宜有任何問題、意見或建議,請通過以下電話與我們的客服部門進行聯系:
聯系電話:【0553-3935161】
本網站的信息(訂閱信息包括在內)僅供您的參考,不構成本公司對網站訪問者和信息接收者的任何承諾。網站訪問者和信息接收者不應將本網站信息作為其作為或不作為的行為依據。為了便利訪問者的目的而可能設置的鏈接,并不意味著本公司與該鏈接網站存在任何合作關系,也不意味著對訪問該等網站任何明示、默示的擔保或責任。
本公司一直以來尊重并致力于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本網站所包含文字、圖片等全部信息可能涉及版權或其它民事權利問題,請勿擅自轉載或者使用,本網站并未對使用該等信息進行任何形式的許可和保證,由此產生的任何法律責任,與本公司無關;本網站所包含文字、圖片等全部信息亦僅用于介紹本公司和促進了解的目的,如您認為相關內容涉及您的自有知識產權,請按下列方式與我們聯系,接到您的通知并核實有關情況屬實后,網站會第一時間刪除相關內容。關于本網站,您如有何等問題,請與蕪湖造船廠有限公司聯系。
聯系電話:0553-3935161